- Jul 22 Mon 2019 08:52
【老了,病了,就無法談尊嚴 】
- Jul 22 Mon 2019 00:00
791在Excel工作表中同時插入多欄或多列的方法
791 |
在Excel工作表中同時插入多欄或多列的方法 |
- Jul 21 Sun 2019 00:00
2145FaceApp 讓你/妳變老變年輕隨心所欲七十二變
2145 |
FaceApp 讓妳變老變年輕隨心所欲七十二變 |
- Jul 21 Sun 2019 00:00
Q35尋找及傳回員工入職日期
Q35 |
尋找及傳回員工入職日期 |
- Jul 20 Sat 2019 22:05
謊言也有分等級,數字越高,代表騙術越高?
- Jul 20 Sat 2019 17:00
2144EXCEL如何將天數差距全改成小時及分鐘?-TEXT
2144 |
EXCEL如何將天數差距全改成小時及分鐘? |
- Jul 20 Sat 2019 16:15
感恩與吃苦-洪蘭
感恩與吃苦-洪蘭
前幾天我跟幾位師鐸獎的老師聚餐,我問哪一個項目是她們認為最難教的?是現在最需要加強的?她們異口同聲說「感恩」。她們說,現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,所以不會珍惜,東西有一點不滿意就丟掉,不考慮物力艱難。他們對別人的服務也是如此,全世界都要讓他們。我想起長榮航空無預警罷工,使原本二小時直飛可到的地方,轉機、等機弄到八、九個小時還在飛機上,到了目的地精疲力倦,哪裡都不想玩了。可嘆人都是在失去了以後,才懂得感恩。
- Jul 20 Sat 2019 00:00
2142求二個時間符合統計時間的時數-DAY、AND
2142 |
求二個時間符合統計時間的時數 |
- Jul 19 Fri 2019 23:22
2143免費交友Cheers匿名聊天交友app軟體
2143 |
免費交友Cheers 匿名聊天交友app軟體 |
- Jul 19 Fri 2019 00:00
2140手機鎖屏也能聽YOUTUBE-播歌不間斷3
2140 |
手機鎖屏也能聽YOUTUBE-播歌不間斷3 |
- Jul 18 Thu 2019 21:32
2141EXCEL與WORD合併列印百分比數字-TEXT
2141 |
2141EXCEL與WORD合併列印百分比數字 |
- Jul 18 Thu 2019 00:00
2140手機鎖屏也能聽YOUTUBE-播歌不間斷4
2140 |
手機鎖屏也能聽YOUTUBE-播歌不間斷1 |
- Jul 17 Wed 2019 20:09
《讓地球人略知自己》
- Jul 17 Wed 2019 00:00
Q32Excel 資料彙整-ROW、INT、OFFSET、MODCOLUMN
Q32 |
Excel 資料彙整 |
- Jul 16 Tue 2019 00:00
Q31Excel 格式化條件設定-COUNTIF
Q31 |
Excel 格式化條件設定 |
- Jul 15 Mon 2019 19:44
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,而是所朝的方向
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,而是所朝的方向。
一篇名歌手蕭敬騰的報導會讓你感慨萬千。張小燕是台灣的影視一姐,但培育新人時,有時要看看此人的生辰八字。2007年時本來要簽下蕭敬騰,但被精通命理的某大師制止,說道:「這個人的八字那麼爛,歌唱比賽也沒名次,小燕姊您已經60多歲了,還要勞心費力砸錢當他的經紀人嗎?」
- Jul 15 Mon 2019 00:00
Q30請問如何指定的日期算出加總-SUMIF、INDEX、MATCH
Q30 |
請問如何指定的日期算出加總 |
- Jul 14 Sun 2019 19:37
改變飯粒,就能健康
改變飯粒,就能健康
米煮成飯,應將米飯拌鬆放涼,形成一種抗性更Q的飯粒,再吃,這種飯可抗腸癌、抗肥胖、抗高血糖。
米飯裡有“抗腸癌”物質哦!
你吃米飯嗎?
趁熱吃好 ?
還是放凉一點好 ?
以前做好了米飯,總是怕涼了,招呼家人趁熱快吃。
錯了!米飯中有一種可以對抗腸癌的物質,叫抗性澱粉;煮熟的米飯,只有放涼之後,才會產生更多抗性澱粉。所以米飯煮熟後,要打開鍋蓋,用勺子把米飯攪鬆,讓米飯散熱;待米飯到溫和的溫度後再吃,就會產生抗性澱粉了。這樣的米飯,因為抗性澱粉較多,抗性澱粉不容易轉化成醣類,有益減肥及較易于控制血糖,對預防腸癌也非常好。
*趕快改變吃飯的老觀念吧!
今天起,我們開始改變趁熱吃的老習慣吧!這使我聯想到吃壽司也很好。難怪日本人長壽,不光是他們吃海魚多,而且吃米飯也科學。又是飯糰又是壽司又是涼糕。
PS.看完後,請不要吝嗇,盡快轉寄給你的朋友。
#腸癌 #習慣 #長壽 #觀念 #壽司 #涼糕 #飯糰
- Jul 14 Sun 2019 00:00
Q29如何在有條件下做乘除-SUMPRODUCT
Q29 |
如何在有條件下做乘除 |
- Jul 13 Sat 2019 19:34
中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一個民族特徵
哈佛果然是世界一等一大學,他的教授解讀咱們國家,關於信仰問題的論調,實在是太有深度。
哈佛教授:中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一個民族特徵,却讓他們屹立至今。
美國哈佛大學神學院教授大衛、查普曼,在一場講座中,向台下近千名學生分享、解讀中國神話故事,並不下十次用激情的語調,總結中國神話故事的内核:中華民族特徵。
在他的情緒帶動下,現場氛圍一直熱血高漲。
他說:
“我們的神話裡,火是上帝賜予的;希臘神話裡,火是普羅米修斯偷來的;
而在中國的神話裡,火是他們鑽木取火堅韌不拔摩擦出來的!
這就是區别,他們用這樣的故事告誡後代,與自然作鬥爭!”(鑽木取火)
“面對末日洪水,我們在諾亞方舟裡躲避,
但中國人的神话裡,他們的祖先戰勝了洪水,看吧,仍然是鬥爭,與災難作鬥爭!”(大禹治水)
“如果你們去讀一下中國神話,你會覺得他們的故事很不可思議,抛開故事情節,找到神話裡表現的文化核心,你就會發現,只有兩個字:抗爭!
假如有一座山擋在你的門前,你是選擇搬家還是挖隧道?顯而易見,搬家是最好的選擇。
然而在中國的故事裡,他們却把山搬開了(愚公移山)!
可惜,這樣的精神内核,我們的神話裡却不存在,我們的神话是聽從神的安排。”
“每個國家都有太陽神的傳說,在部落時代,太陽神有着絕對的權威,縱覽所有太陽神的神話你會發現,只有中國人的神話裡有敢于挑戰太陽神的故事:有一個人因為太陽太熱,就去追太陽,想要把太陽摘下來(夸父追日)。
當然,最後他累死了——我聽到很多人在笑,這太遺憾了,因為你們笑這個人不自量力,正是證明了你們没有挑戰困難的意識。但是中國的神話裡,人們把他當做英雄來傳頌,因為他敢於和看起來難以戰勝的力量作鬥爭。
在另一個故事裡,他們終於把太陽射下來了(后羿射日)。
中國人的祖先用這樣的故事告訴後代:可以輸,但不能屈服。
中國人聽着這樣的神話故事長大,勇於抗爭的精神已經成為遺傳基因,他們自己意識不到,但會像祖先一樣堅强。因此你們現在再想到中國人倔强的不服輸精神,就容易理解多了,這是他們屹立至今的原因。”
大衛教授的講座視頻被傳到社交網站上後,引起國外網友熱烈討論。
“一個女孩被大海淹死了,她化作一只鳥復活,想要把海填平——這就是抗爭!”(精衛填海)
“一個人因為挑戰天帝的神威被砍下了頭,可他没死,而是揮舞着斧子繼續鬥爭!”(刑天)
不得不說,這位大衛、查普曼教授解讀中國神話的角度很新穎,也十分到位。
我們經常說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是靠着不斷與自然、災難、環境作鬥爭才延續到現在。但有幾個人想到過,中國人這種延續了幾千年的鬥爭精神是如何保持下來的?
每個民族的神話都有自己的烙印,但你見過哪個民族的神話裡有我們這麼多戰天鬥地的抗爭故事?
老子的“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雛狗”,說的就是要生存就得靠自己,不能靠蒼天。這比“神愛世人”聽起來殘酷,但非常現實。
我們從小聽到大,並口耳相傳給下一代的這些神話故事,體現的絕不僅是故事那麼簡單。
每個文明在初期都是有神論,但惟獨中國的文明不畏懼神,也許正因為中國人深刻理解老子的那句話(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雛狗)。
所以中國的祖先從不把生存的希望,寄托於神的眷顧,也因此,很多人說中國人没有信仰。呵呵,没信仰的民族能存續5000年嗎?
敬畏祖上,追隨祖先,敢於面對,善于抗爭,不怕輸,也不服輸——是中國的民族精神,也是中國人的信仰。
《轉發》,很棒!